防爆拉绳开关ELADP-83111WDC125V防尘防水防凝露双端子接保护仪地址编码器使用
防爆拉绳开关 ELADP-83111W(DC125V,具备防尘、防水、防凝露特性,双端子设计)与保护仪、地址编码器配合使用时,需遵循防爆安全规范和设备接线逻辑,确保紧急停机功能可靠、地址识别准确。以下是具体使用说明:
一、使用前准备
设备检查
确认设备型号(ELADP-83111W)、额定电压(DC125V)与现场电源匹配,避免过压损坏。
检查防爆外壳、拉绳组件、接线端子是否完好,防爆面无划痕、变形,密封胶圈无老化(确保防爆性能符合 Ex 要求)。
确认防尘防水防凝露功能正常:检查密封圈、接线口封堵是否严密,外壳无裂纹(适应潮湿、多尘或温差大的现场环境)。
工具与辅材准备
防爆工具(如防爆螺丝刀、扳手)、绝缘剥线钳(避免划伤导线)、屏蔽电缆(建议选用多股铜芯线,截面积 0.5-1.5mm2,减少电磁干扰)。
地址编码器(需与保护仪兼容,支持 DC125V 环境下通信)、保护仪(确认其信号输入类型为开关量或带地址编码信号)。
二、安装与接线
1. 安装位置与固定
安装于皮带输送机、刮板机等设备两侧,沿设备长度方向布置,间距建议 10-30 米(根据现场操作便利性调整),确保拉绳被拉动时能触发开关动作。
用膨胀螺栓固定防爆外壳,确保安装牢固,避免设备运行振动导致松动(防爆外壳需垂直或水平安装,拉绳方向与设备运行方向垂直)。
2. 接线步骤(双端子连接保护仪与地址编码器)
接线前断电:确保现场 DC125V 电源已断开,避免接线时产生火花,符合防爆安全要求。
端子定义:双端子通常分为 “信号端子” 和 “编码端子”(具体以设备标识为准,无标识时参考手册):
信号端子:连接至保护仪的开关量输入端口(传递 “正常 / 动作” 信号),需区分常开(NO)/ 常闭(NC)触点(紧急停机通常用常闭触点,动作时断开信号,触发保护仪响应)。
编码端子:连接至地址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口(传递设备地址信息),需按编码器说明书区分数据线(如 A、B 线)或地址线,确保极性正确(部分编码器支持无极性,但建议按标识接线)。
布线要求:
电缆穿过防爆格兰头时,需用防爆密封胶泥封堵,确保防爆等级(格兰头规格与电缆直径匹配,避免间隙)。
双端子接线需牢固,拧紧端子螺丝(避免虚接导致接触不良,尤其防凝露环境下需防止氧化),多余导线需剪短,避免触碰外壳短路。
三、与地址编码器、保护仪的配合调试
地址编码设置
将地址编码器连接至拉绳开关的编码端子,通过编码器的按键或软件设置地址码(如 001-999,与保护仪地址库对应)。
编码完成后,断开编码器电源,确认开关地址已固化(部分编码器支持自动写入,需按说明书操作)。
与保护仪连接调试
将拉绳开关的信号端子(常闭触点)接入保护仪的 “紧急停机输入” 端口,保护仪供电(DC125V)需与开关电源共地,避免电位差干扰。
通电后,保护仪应显示该开关的地址及 “正常” 状态(未动作时)。
动作测试
手动拉动拉绳(模拟紧急情况),开关应立即触发(常闭触点断开),保护仪接收信号后应发出报警(如声光提示)并输出停机指令(控制输送机停机)。
松开拉绳,开关自动复位(或手动复位,根据型号确定),保护仪应恢复 “正常” 状态,地址显示准确无误。
四、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
定期检查
每周检查拉绳张力(过松易误动作,过紧易卡涩)、外壳密封(防凝露环境需清理内部可能的水汽,保持干燥)。
每月测试动作可靠性:拉动拉绳 3-5 次,确认保护仪响应及时、地址识别准确,无延迟或误报。
防爆安全要求
维护时必须断电,使用防爆工具,禁止破坏防爆外壳、接线口等结构(否则会丧失防爆性能)。
更换部件时,需选用同型号防爆配件(如密封胶圈、格兰头),并重新检查防爆性能。
故障排查
若保护仪无地址显示:检查编码器与开关的接线是否松动,编码器是否供电正常,地址码是否与保护仪库匹配。
若动作后保护仪无响应:检查信号端子接线(是否虚接、常闭触点是否断开),保护仪输入端口是否故障,电压是否稳定(DC125V 波动不超过 ±10%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确保防爆拉绳开关在 DC125V 环境下稳定运行,双端子连接的保护仪与地址编码器能精准实现 “紧急停机 + 地址定位” 功能,适用于煤矿、化工等防爆区域的设备安全保护。